• 导语

    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那么,央行降息之后还会不会降息?还有多少降息空间?央行降息对楼市有哪些影响?房企和购房者分别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 头条新闻

  • 央行5月11日起下调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 专家全面解读:央行降息对楼市的六大影响

  • 解密央行降息真相

  • 物价涨幅处于低位:

    近几个月以来,消费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对实际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




  • 当前,国内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高于历史平均水平,为继续适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鉴于此,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详细]

  • 经济下行压力大:

    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外部需求波动较大,我国经济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 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持续下降,市场利率明显回落,社会融资成本整体有所降低。[详细]

  • 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

    存款保险制度的顺利推出,以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加快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目前,我国除存款外的利率管制已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升,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基本形成,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逐步健全。[详细]

  • 实行宽松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的核心是服务于四大目标,包括经济增长、通胀温和、充分就业以及金融稳定等等。




  • 央行今年将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手中有包括定向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各种流动性调节工具,足以维持合理的流动性,保持货币和信贷的平稳增长。[详细]

  • 吐槽降息观点PK

  • 央妈再降息他们有话说——

    降息一方面将为贷款购房者“减负”,刺激购买需求入市;另一方面也将缓解开发商的融资压力。在货币宽松的刺激下,房价是否会随之反弹?各方专家、业内人士全面解读降息效应。

  • 严跃进:降息能够直接带来按揭贷款成本的降低,这能够加快购房者的积极入市。而且近期房价处于一个止跌反弹的态势,降息会促使此前部分观望的购房者改变入市策略,进而积极办理按揭贷款和购房手续。这都能够带来5月份市场成交量的继续上升。

  • 陆双健:从短期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会维持相对稳定的水平,不容易下跌,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投向看,随着二级市场的火热银行理财挂钩股市的产品在增加,而在二级市场收益率相对高位的状况下,低收益的银行理财难以被客户接受,所以这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短期难以下调。

  • 滕泰:降息不是中国版QE,是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路上。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未改,各项指标未见好转,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是欧美的两倍以上,持续降息是必要的。

  • 南方基金:降息时间和幅度符合市场预期。近期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和四月份经济数据不佳,促使央行采取降息的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次降息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预计二季度我们经济增速有望见底,下半年缓慢回升。在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速难免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因为旧有的一些增长引擎逐渐减弱,而新的增长方式还要摸索,我们要适应这种经济“新常态”,用时间换空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 华创债券:降息的同时,继续大幅放开存款上限,彰显了央行利率市场化的决心。看起来降息倒是次要的,利用降息的同时提高存款自由浮动区间反而是本次政策的主要目标。实际上,这也是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必经之路。

  • 李大霄:央行降息,其目的是用强有力措施来稳定经济增长,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同时对减缓股市的下跌速度和下跌节奏有非常重要影响。但降息并不能改变大部分股票在全球市场中处于绝对高估的基本事实。

  • 鲁政委:对于此次降息,经济学家鲁政委称这标志着货币政策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由此前的"稳健"操作转向实际上的"宽松"。以此支持融资成本的下降和地方债置换。但是,如果降息不辅以流动性的宽松,利率的下降就很难持续,我由此预计,下一阶段央行的政策将是"扭转",以常态化的降准或PSL压低3个月以上期限的利率。

  • 张宏伟:降息幅度仍然有0.25%左右的空间;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下半年楼市将买涨不买跌,三次降息两次降准之下楼市“分化”特征将更加明显;房企应把控好两次降准三降息之后的跑量去库存的“窗口期”;购房者应把控好降准降息等“救市”政策短期红利带来的购房“窗口期”。

  • 网友评论

暂无评论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