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楼市新闻 > 高层住宅与居住者健康和寿命真的有关系?

高层住宅与居住者健康和寿命真的有关系?

  • 发布时间:1970-01-01
  • 编辑:
  • 来源:北京日报

    城市高层住宅与居住者健康和寿命是否有关系,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热点问题。近期,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住得较高的人不仅健康状况好,而且寿命更长。

  住8层以上寿命更长居住环境是决定人们健康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瑞士伯尔尼大学的雷多斯洛·潘克扎克等人对瑞士150万人的调查发现,住在8楼以上的人提早死亡的几率要比住在低层的人低22%,其中,死于肺部疾病的几率低40%,死于严重心脏病的几率低35%。居住在较低层住宅的人死亡原因,大多与肺部和心脏疾病相关。此项研究的论文已经发表于《欧洲流行病学杂志》。

  研究者认为,和住在低层的人比较起来,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更可能徒步上下楼梯,因而锻炼身体的机会多一些,由此远离了心脏疾病。据有关专家研究:“爬楼梯一级可延长生命4秒”。爬楼梯是一种不花钱而有效的健身运动,以一般速度登楼,每10分钟要消耗220大卡热量,比散步效果好4倍;居住在低层住宅的人可能受到空气污染和交通噪音的影响更多,对健康和寿命不利。高层还弥补了低层住宅容易潮湿、视野狭窄的缺陷;此外,现在的流行趋势是楼层越高价格越贵,青睐“高高在上”的人,追求生活情趣和品质的意愿更强烈,因而也更可能关心自己的健康。“高层建筑曾经令人讨厌。它可能会让人们孤立于社会环境外,引发不健康的习惯,甚至会增加犯罪率,但近年来这种情况有巨大变化。因为现在的高层建筑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同。当年这种楼房的品质不高、设计也不太合理,如今高层住宅越来越舒适,很多还都是位于黄金地段的高楼大厦。”研究人员评论道。

  高层住宅还有很多优点。例如,视野较好,一览众山小。休闲之际,站在窗前或阳台上,远眺,城市美景尽收眼底,清风徐来,确实令人心旷神怡;采光好,室内光线充足,7层以上楼层的日照时间相对更长;通风效果好,空气流通速度快,房间内较容易形成穿堂风;夏天蚊子相对较少;安静、舒适,灰尘少。

  “接地气”更多是心理需要中国有一个传统的观念,住高层住宅不太容易“接地气”,身体会产生不适。其实,所谓“接地气”,更多是因为人的居住环境和行为影响心理感受的一种现象。

  由于受地心引力的影响,人们在足踏大地时有本能的安全感。但是,居住在高层,会因为风大和建筑物的摇晃而致人担心,敏感的人甚至感到眩晕。

  日本的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的特点而诱发居住者的“因地神经官能症”,即居住者不适应高层住宅而产生的不良精神状态或疾病。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而且土地资源匮乏,因此城市中修建了很多高层住宅。但为了避免地震伤害,建筑又采用柔性结构,以适应地震时的摇晃但又不坍塌伤人,因此高层建筑的晃动较大,尤其是在轻微的地震中高层建筑的摇晃较大,这就影响到人们的神经系统,就像在陆地上生活惯了的人突然到行驶在大海中的船舰上生活一样,身体会产生不适感,包括头痛、头晕、鼻塞、口干舌燥、肩膀痛、皮肤过敏、焦躁不安等。

  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的圣路易斯市曾建造了一个贝鲁特·伊哥高层居住区。这是一个有33栋楼房、每栋楼有11层高的住宅区,小区因被誉为优秀的现代建筑而获得国际大奖。但是,入住这个小区的民众表示,自己会常常做噩梦、失眠、烦躁不安。英国军医法宁公布的《关于高层住宅对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对精神健康的影响的调查报告》显示,高层住宅中的人患精神、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疾病的人居多,是低层独宅居民的2倍以上。人们描述的情况相当一致,主要是高层环境离地面太远,内心感到不踏实并产生身体不适。西班牙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住在高层住宅的人更容易跳楼自杀。住在低楼层者的跳楼自杀死亡的几率比高楼层居民降低近六成,至于其他自杀方法则无差异。

  高层住宅需防意外伤害家住高楼,有利也有弊。高层住宅发生意外伤害的事故比低层住宅更多,后果也更为惨重,原因在于高层住宅一旦发生意外,居住者难以躲避,施救者也难以救援,火灾就是典型的例子。

  高层住宅还会发生失足坠落、电梯故障、水管漏水、高楼落物、跳楼自杀、电梯故障、房门夹手、楼体晃动、煤气管道爆炸等。其中,高楼上的各种物件,如衣架、被褥、玻璃、家具、花盆、垃圾、杂物等的坠落常常使过路行人遭受飞来横祸。而失足坠落、电梯故障、自杀和楼道内的性犯罪则大多伤及居住者。

  此外,对于高层住宅来说,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生命伤害也比低层住宅更大。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居住在高层的人难以跑出住宅躲避。尽管美国纽约世贸大楼并非住宅而是高层办公楼,但2001年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2749人死亡,其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电梯毁坏和停运而来不及下楼逃生。

  高层住宅不利于健康的因素,需要从个人和城市管理的多个方面加以改善和选择。例如,个人如果选择了高层住宅,需要加强与同楼层和上下楼层邻居的交流,以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而且也需要有意识地多爬楼少乘电梯。作为城市设计和规划者来说,则需要从各方面来减少高层住宅对居住者健康和生命的危害。例如,在消防力量达不到30层时,不能建造高于30层的高层住宅。高楼设计和建设应加强防震,建筑物的消防、电梯、供水供电和供暖等应当有应急措施和多套预案等。甚至在高层住宅小区,还应当设立心理卫生中心,以疏导居住者的心理问题。[爱房网讯]

推荐阅读

红谷滩新区近期推出九宗用地 均是商住用地

买房卖房皆言“绿” 房企绿化营销或成趋势

挑选户型如何识别优劣?如何判断缺陷?

又是一年高考时 南昌重点中学周边楼盘推荐

南昌房价上涨快 以前买不起现在租不起

毕业情侣如何靠自己贷款买房?

上海路商圈格局渐成 “商战” 谁主沉浮?

更多资讯

团购报名

我已阅读并同意 《爱房网用户服务协议》。号码已加密,请放心报名。

已有129人报名参加团购

免费咨询

对买房有疑问?留下您的手机号码,专业的置业管家将免费为您答疑解惑。

热门楼盘

微信扫码拨号
省时 高效 问底价
记录登录状态 《爱房网用户协议》
立即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

修改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爱房网用户协议》
立即注册